自从中国2020年正式向全球提出“双碳”目标至今,三年的时间中,绿碳发展已经渗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三年我国的绿碳发展成果如何?中国企业在实现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又实现了哪些创新与引领?6月11日—14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称“碳博会”)正在向全球一一展示。
在首届碳博会上,国内有近600企业参展,千余项绿碳技术和科研报告发布,六大国有银行以及长三角多家城商行均以大展位亮相发布绿色金融之路;毕马威、安永、普法永道等全球咨询巨头则在碳博会上献计献策;国电集团、临港集团等一批能源巨头展示着各自的绿色科技成果;更有不少企业在碳博会上对接洽谈生意及进行融资发布……
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11日的开幕仪式上,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正式对外发布《上海低碳倡议宣言》,指出要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共同形成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主动承担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在生产运营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外,倡议宣言还向全球宣告了中国践行“双碳”目标的决心:“推广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并将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日——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依托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共享低碳发展宝贵经验和智慧,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共同努力!”
绿色金融大行其道
6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在实地探馆中发现,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占据了更大的展位,中农中建交以及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均设置了大面积展台,各自介绍多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耕耘的成果;另外如浦发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总部在长三角的银行也同样在碳博会上现身。
“金融必须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中勇担使命,立足上海主场、放眼全球市场,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在开幕式上表示。
据交通银行行长刘珺透露,交行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绿色信贷余额超7300亿元;截至4月末,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100亿元;产品创新上,发行了全国首单以国家新能源补贴作为底层资产的资产支持票据,创设首款ESG债券指数和长三角区域ESG主题债券指数,支持交付首批使用国内商业化生产SAF燃料的飞机等。
“交行已经携手上海市工商联、市贸促会与中国商飞、宝武集团、上海电气、申能集团、申通集团、普洛斯新能源、液化空气公司、巴斯夫中国共同启动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交行还与法国巴黎银行在集团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建设工作。同时应构建国际合作可落地的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跨境投融资活动提供便利,助力破解碳关税壁垒等制约性因素。”刘珺称。
而在保险行业,中国太保集团旗下也在首届碳博会上围绕碳普惠、服务清洁能源、助力绿色交通、践行大型活动碳中和、推进减污降碳、保护生态环境、金融企业低碳运行等方面展示了绿色保险领域的实践成果。其中,太保碳普惠平台、金融企业低碳运行、大型活动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等均是首次亮相。
“中国太保绿色保险业务已遍及全国,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加快低碳经济转型等方面已推出超过120款保险产品,绿色投资已超1500亿元。今年2月,中国太保与中金公司签署了目标募集规模达100亿的绿碳科技基金合作协议,并同步发布了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向社会全面展示了太保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表达了面向未来的决心与承诺。”在6月11日碳博会绿色金融平行论坛上,太保集团总裁傅帆表示。
报告成果纷纷出炉
如果说绿色金融是银行、保险业的重头戏,那么科技创新成果的发布则在本届碳博会上大放异彩。
6月12日,在低碳服务展区,作为外资机构的奥雅纳正式推出“C0-CREATE零碳共创服务”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奥雅纳设计的核心,我们凭借C0-CREATE零碳共创服务体系,通过气候变化和韧性城市解决方案(Climate Resilience)、可持续一体化设计解决方案(Eco-design Advisory)及零碳建筑数字化解决方案(Technical Excellence),以专业所长和多元思维,致力于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绿色、高品质项目,助力城市绿色升级、低碳发展。”奥雅纳院士、东亚区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服务负责人郑世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前一日,奥雅纳与上海交通大学中英低碳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低碳规划、绿色建筑、智慧能源管理、新能源开发应用、环境保护与碳汇等方向,开展联合课题研究与技术交流合作,打造低碳工程,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携手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建筑媒体建日筑闻,举办“绿色校园”沙龙,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新校园项目为案例,就绿色校园设计、基地韧性开发及可持续建筑实践等话题进行分享和探讨。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纳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奥雅纳深耕中国市场数十年,始终致力于推动国内建筑与环境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的交流和进步,通过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应对气候变化在不同领域的挑战,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奥雅纳董事、中国内地负责人张志强受访时称。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也成为本届碳博会上关注的焦点,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欧洲是除中国外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且率先提出于2035年禁售燃油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欧洲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6月12日,毕马威中国与毕马威欧洲成员所联合推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筑梦欧洲》这一行业深度报告,在碳博会正式发布。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报告发布会上称,绿色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中国也提出了“双碳”目标,新能源汽车对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突破临界点,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8年的211万辆增加到2022年的1044万辆,同期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提升至13%。
“欧洲发展低碳经济信心坚定,对交通领域的碳减排格外重视,欧盟于2023年正式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蓝图。欧洲日益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进入,有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毕马威中国海外投资并购交易咨询主管合伙人李瑶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报告显示,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预测,到2030年,欧洲每5辆汽车中就有3辆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60%,远超全球26%的渗透率。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量占全部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近半。2021年欧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区域,2022年中国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领先其他区域。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品质持续提升,高性价比赢得欧洲消费者青睐。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均价为3万美元/台,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出口均价。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欧洲投资已基本覆盖全产业链,其中由于中国在动力电池上多年积聚的优势,围绕动力电池产业链所展开的并购交易及绿地投资是中企在欧洲投资布局的主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持续深耕欧洲市场,仍需面对诸如市场门槛较高、欧洲当地法律法规的变化,构建品牌认知度等一系列挑战。”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Norbert Meyring(诺伯特)对本报记者表示。
商业融资洽谈火热
“每个主题面对面客户商务洽谈只有半小时,就会有新的企业进来谈新的合作,所以半个小时是双方初步接触,碳博会给我们提供了招商和投资的平台,后续的深入合作则在会后深入推进。”一家长三角地区的开发区参展负责人余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与此同时,也有绿碳企业在碳博会上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多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踊跃参与。6月11日,一家名为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箱箱共用”)借碳博会平台正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
记者了解到,箱箱共用的D轮融资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领投,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上海司南园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跟投,本轮融资采取“股权+债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融资2亿元。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拓宽行业应用场景,加大全产业链数字化和平台化建设,完善覆盖全国的循环运营网络,为产业集中度高、成熟度高、环境治理压力大的重点细分行业提供绿色化、智能化的包装循环服务,为制造业ESG和可持续发展助力。”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中关村科技租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诺基金董事何融峰受访时表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单一的技术创新不足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由专业的研发企业和专业的金融资本同频共振,才能形成多元场景解决方案。中关村科技租赁与箱箱共用双方合作既是以金融创新推动循环包装产业变革的探索实践,也是在产融结合支持零碳循环方面的积极探索,推动中国零碳循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廖清新透露,中国是全球产业规模最大、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中心。为制造业构建工业包装大循环体系,离不开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的产业支撑,也离不开循环包装先进产能建设、循环运营网络的建设、包装资产池的投放以及配套物流、仓储、物联网和数字化全方位的配套和建设,如果将我国全社会的工业物流包装从一次性改造为循环与共用,至少需要投入5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这必将是一个资本与产业共舞的新赛道和新舞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