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听说孩子在学校被打,家长总是又心痛又生气,到底应该怎么做,也许这篇文章会给你些启发。"哭!哭!哭!就知道哭,他打你时,你怎么不还手啊?"小区里一位妈妈指着一个小男孩的头恶狠狠说道。"呜呜呜...奶奶说,小朋友之间应该友好相处的,不能打架....."小男孩抹着眼泪无比伤心答道。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总是免不了争夺玩具,发生争执,甚至可能会动起手来。桐桐现在尚未到两周岁,时常也会与她的小伙伴闹扳。桐桐在她小朋友圈里算最小的,最初发生矛盾时,她反应很木讷,且不说还手了,就是躲闪都显得那么不麻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伙开始从无声的反抗,到大声喊道"不要打我!",然后出其不意就伸起小手还击,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开!一整套"程序"下来,让我这个老母亲都看呆了......在这其中,我就发现,真是人弱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桐桐小的时候,小伙伴都爱找她茬,喜欢有事没事在她身上碰一下,打一下的,她越是害怕被打,被打的越多。可自打桐桐晓得反抗后,小伙伴们对她从过去的鄙夷不屑到现在另眼相看,不仅没人敢惹她,玩的也更愉快了!很多家长都在纠结,孩子被打,到底要不要打回去?不打回去,担心孩子养成孺弱、胆小怕事的性格,打回去又唯恐滋生孩子的暴力倾向。
对此,我的原则是:孩子不能惹事,但也不能怕事!不建议被打,就一定要打回去,但一定不能一味的退缩忍让,沉默不语,任人欺负。被打时,在不造成主动的攻击和伤害请提下,可以打回去,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轻重,不可伤人要害。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受尽同桌欺辱。我是坐在班级第一组靠墙位置,同桌仗着比我年长个子大,每次我要进出,她都不让我,让我在桌子下面钻,我稍没留意跨过桌子上的"三八"线,也会被她一顿狂抓乱打,以至现在我脸上还留有那时被她抓过的疤痕。直到有一天,我妈发现我白净的小脸蛋上被抓的横七竖八好几道血印,她是既心疼也生气,就告诉我说,她再打我,一定要大声反抗,并告诉老师。但是这两项对策后来都失败了,我妈就和我说,她再怎么抓你,你就反击回去!一次,她又抓我时,在警告无果后,我发疯举起双手,在她脸上一顿乱抓,后来,她再也没欺负我了,没多久,我们也被老师调开,换了位子。如果当初我一直忍让,最后我可能就成了校园被欺凌的对象。那么,孩子在学校里被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一、大声反抗呵斥,以表明自己不好欺负的态度。"你不要打我!你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你再这样,我将告诉老师!"孩子可以斯文,但是绝对不能懦弱。二、如果对方依旧不依不饶,想办法先脱身。父母没办法一直陪伴在身边保护,孩子在面对危险时,应该知道走为上计。三、寻求帮助。告诉家长、老师,以求帮助。四、适当反击,注意分寸。如果以上三个策略都无效后,可以适当反击。父母看到孩子被打时,总是会忍不住上前拉架,有的极端父母会为孩子打抱不平,上去扇别人家孩子一个耳光,甚至可能都会演变成双方父母的一场恶性群殴事件。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只要不是过分情况,都算不上是真正而言的欺负,他们可能只想捍卫自己一个玩具。父母看到孩子被打,正确做法是:一、 正常情况,先观察,而不是阻止。很多时候,小朋友看起来是在互相推搡,实际上他们也是在交流感情,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大可不必干涉,但如果有较严重的伤害的可能,应该及时阻止。二、试图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通过自我解决时,会很快掌握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哪些会激化矛盾,引发更多的摩擦,怎样的应对能缓和矛盾,多次尝试,他们会学会如何与别人更好地交往。三、孩子还击后,父母不能一味指责孩子。那样孩子会觉得伤心,我都受伤害了,父母没有替我打不平,反而还来说我,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亲子关系的紧张。正确引导孩子,"打回去可以,但是要注意分寸!"四、 做好孩子的心理安抚工作。
父母的都应该尝试着去理解、安慰和包容,让孩子敢于把担忧和恐惧表达出来,而不是压在心里。并且告诉孩子,遇到力量悬殊较大的孩子,一定不要硬出头,要保护好自己,告诉爸妈,让爸妈来解决。除此之外,还应该告诉孩子:还击只能当场打,不能事后反击;接受道歉就是承诺不再追究,必须做到;反击,必须要恰当的时机,比如家长在场。最后,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警钟长鸣给孩子潜移默化渗透安全教育。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