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 正文
每日热闻!【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合肥:科创进阶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3-05-23 10:55:52
字号:

(记者鲍玉婵 赵家慧 张宣剑 徐秋韵)从“江南小邑”到“万亿城市”,从长三角的“正式生”到“上进生”,从科教基地到科创名城,近年来,合肥一直以快速崛起的“黑马”之姿“出圈”。而当人们聊起合肥这些年的变化时,“科技创新”一定是最频繁被提及的关键词。“墨子号”量子卫星升空、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人造小太阳”等大科学装置熠熠生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科技创新已成为这座城市最显著的标签。


(资料图)

5月18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徽合肥,从创新协同到产业联动,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入调研,解读合肥这座城市的科创进阶之路。

场景创新,科技焕新城市生活

数字显示屏、智慧电子秤、质量安全检测、智慧化系统公厕……当菜市场遇上了大数据,买菜就成了一种享受。在合肥市包河区惠园菜市场里,除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别具一格的“智慧范”更是吸引着买菜的大波客流。

“以前的菜市场非常老旧,没有固定摊位,商贩占道经营严重,卫生状况更别说了……”谈及过去的菜市场,经营户郑老板颇有感触。

包河区惠园菜市场“商户屏”(央广网记者 鲍玉婵 摄)

据介绍,康园菜市场引进中科深信“智能电子秤”,市民购物后可及时打印电子小票,还可实现微信、支付宝、充值卡、会员卡等多功能电子支付。此外,康园菜市场还将搭建软件平台,增设“商户屏”“触摸屏”两张电子显示屏,公示商户信息、采集人流量,市民可为商户现场“点评打分”。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康园菜市场现场负责人韦章银说,“智慧菜场”使得供需之间能够更精准地匹配,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在合肥南滟湖智慧体育公园,扫码、刷脸、打卡,数据记录……智慧满满的智慧步道吸引着市民纷纷前来打卡。

在合肥各大校园内,智慧黑板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黑板,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新主流。

……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各类让人惊叹的“黑科技”正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在合肥街头,与智慧生活有关的场景正不断“上新”。

2022年5月26日,合肥成立了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首批场景能力清单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工厂等7个领域,共发布20个合肥场景解决方案。

同年9月17日,合肥市举办中国(合肥)首届场景创新峰会,邀请前沿科技企业共建共享场景。

“首批场景清单发布一个月内,我们就邀请了国内不同领域的专家,针对不同企业开展了打磨路演,帮助企业寻找场景应用落地。”合肥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业务负责人党好告诉记者。

据统计,2022年,合肥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挖掘场景需求超400个,发布市级场景机会100个,推介场景能力106项,举办场景路演对接活动50多场,帮助73个场景能力企业形成对接,并促成32家企业实现市场拓展,22家企业实现能力合作。

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合肥场景创新工作”列为国家“近期经济运行亮点”,详细介绍了合肥运用场景思维促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实践和举措,面向全国推介合肥场景经验。

4月27日,合肥市2023年度第一批场景清单发布,围绕“企业生产、城市建管、社会民生”三大领域,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合肥开展测试验证、首试首用提供场景创新环境。“今年,合肥将策划特色超级大场景,结合重大产业战略,推动单一场景机会征集发布向策划特色超级场景升级。”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轮驱动”,创新融入产业发展肌理

“灯塔工厂”,素有智能制造“奥斯卡”之称,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1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联想合肥工厂(联宝科技)入选。截至目前,合肥已有4家“灯塔工厂”,居全国第二位。

“联宝科技采用跟工厂业务相结合的原生智能化转型,仅用7个月时间就成功通过‘灯塔工厂’验证。”联宝科技智能制造中心总经理曲松涛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工厂在这一环节往往要花费两年时间。

成功入选的背后,得益于联宝科技敏捷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和城市在科技创新上同频共振,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曲松涛表示说。

联宝科技智能标杆线“水星线”(央广网发 联宝科技供图)

“作为联想(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在这里每0.5秒就可以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联宝科技智能制造中心总经理曲松涛介绍。据悉,联宝合肥工厂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单体个人计算机工厂,部署了30多项第四次工业革命(4IR)柔性自动化和数字化用例,生产计划的时间从传统的6小时大幅缩减到1.5分钟,产量提升19%,处理订单数提升24%,交期满足率提升3.5倍。

数字化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点、线、面系统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标杆智能工厂,带动全产业链能级提升。

联宝科技只是合肥战新产业由“制造”向“智造”发展转变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合肥累计获批省级智能工厂25家、数字化车间175个,累计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0余家,科技创新已经融入成为合肥产业发展的血脉。

近年来,合肥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和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牵引产业创新,不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据合肥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处副处长陈思介绍,2022年,合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继续保持正增长正贡献,实现产值约2500亿元,占全市战新产业超四成,占全市规上工业四分之一。

得益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轮驱动”,合肥的产业发展不断升级。“今年,合肥将继续引进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细分领域龙头,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开放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继续在各产业培育标杆案例,持续提升关键环节数控水平。”合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科里科气”,科创改变城市气质

很多时候,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2017年1月,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021年12月,合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将科技创新由部门工作上升为全局工作。

2021年12月10日,合肥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河。在合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将每年的9月20日设为“合肥科技创新日”。引领海内外科技人才参与合肥创新发展,推动合肥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

在合肥,科技创新已经融入城市发展基因。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到全国首个科技创新性试点市再到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从“创新高地”到“科创名城”蝶变,一直以来,合肥始终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主引擎,不遗余力支持科技创新,也构建了城市创新发展中的“合肥模式”。

在位于巢湖北岸的安徽创新馆,从空中俯瞰,三栋主体建筑呈现原子裂变般布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领略创新的魅力与风采。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展馆,安徽创新馆汇集展示了1700余件安徽代表性科技成果,已成为集成果展示、要素聚集、研发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中科大先研院未来中心科技成果展厅(央广网发 中科大先研院供图)

在合肥市高新区的中科大先研院未来中心科技成果展厅,7年间,来这里参观的人一批又一批。据统计,7年来,中国科大先研院累计建成自建研发机构34家(11家重点项目实验室,23家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73家;累计知识产权授权量281项。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再攀“科技高峰”:其混合磁体(磁体口径32毫米)产生了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刷新了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

漫步在这座城市,不经意间总会与这座城的“创新”相遇。创新,正成为这座城市最大标识、最大潜力和最大动能。

热核聚变、墨子传信、九章计算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沿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聚变堆主机系统、离子医学中心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研发平台加快建设……2017年,合肥获批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的能级大幅提升。目前,合肥市已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

2022年,合肥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34户,平均每天诞生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历史新高,总数达6412户;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00余家、同比增长近七成;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8家,总数达139家。

一个个硬核指标,无不彰显着这座“科里科气”城市的内涵与气质。

“科里科气”是合肥最宝贵的基因。“合肥今后将聚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创新人才汇集地,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名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