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鞅原文:(商鞅之)令既具,未布。
2、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
3、民怪之,莫敢徙。
(资料图片)
4、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5、”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6、卒下令。
7、 解释:立木:竖木于地上。
8、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
9、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10、怪:以......为怪。
11、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12、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13、”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14、卒下令。
15、 译文: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金子。
16、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
17、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金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金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18、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